三门峡市项目策划公司——从最佳旅游乡村到乡村振兴

文章(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有侵权行为告之删除)来源:万景设计 作者:文旅小编 | 时间:2024-12-17 11:50 热度: 本文有1125个文字,大小约为5KB,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

  2024年,全球超60个国家260余个乡村申报联合国旅游组织“最佳旅游乡村”这项乡村旅游领域的世界殊荣。中国乡村入选“最佳旅游乡村”,不仅是对其丰厚的自然和文化历史底蕴的肯定,更完美回应了文旅融合促进乡村再生、赋能共同富裕的时代诉求。我公司文旅策划部又能为您做些什么呢?

三门峡市,项目策划公司,最佳旅游乡村,乡村振兴

  一、“最佳旅游乡村”推进乡村旅游发展
 

  1、以人文根促内在动力。“最佳旅游乡村”评选强调乡村文化保护与宣传,更强调乡村发展的社会包容性与经济可持续性,鼓励多元人才参与乡村创业和投资。如系统梳理村庄的文化资源,整理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目录,建立相应的保护制度体系,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艺术写生、摄影采风、文化遗产研学等文化宣传和推广活动,推动乡土文化实现当代价值。

  2、强化产业赋能。“最佳旅游乡村”评选强调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对活化利用乡村物质资产、推动乡村生态的生产性保护的积极作用。如通过发展传统文化研学、数字游民、村超等特色文旅产业,推动乡村产业升级,重点是创新乡村文旅产业的组织模式、形式内容、技术应用,以交互性、特色化的方式来呈现乡村特质。

  3、产治融促。“最佳旅游乡村”评选强调乡村文旅产业的治理,要求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设有专门的治理架构与规划体系,协同村民、政府、企业等多元主体合作参与。如发挥乡村特色的亲缘、血缘、地缘等集体主义文化,联动妇女、青年、乡贤等全体村民,以及乡村创客、外来企业家等共同参与村庄产业发展,打造乡土创业共同体。

  4、文明互鉴。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系列实践和模式经验,为“最佳旅游乡村”提供了样本,展现出中国特色和世界担当。我们要创新话语体系和传播路径,以“最佳旅游乡村”向世界展现中国乡村建设的成就,实现全球文明互鉴。
 

  二、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
 

  1、乡土文化价值。通过批判性保存和提升乡土文化元素,我们可以将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结合,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意义。我们应当努力发掘其内在的价值和智慧,将其中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元素进行提炼和提升。互联网、社交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,使得乡土文化能够以更生动、更广泛的形式传播开来。

  2、探索乡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。乡土文化凝聚着一个地方或民族的历史、传统和生活方式,是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文旅产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,为乡土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和传播平台。两者是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的关系。如可以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、文化节等活动,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土文化。

  3、培育乡土文化的传承者。要弘扬和发展乡土文化,必须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乡土文化、熟知乡土文化丰富内涵和历史演进脉络的传承者和守护者,而乡土文化教育是培育文化传承者和守护者的关键。例如,地方历史、民间传说、传统手工艺和艺术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,帮助学生建立与土地的情感纽带。此外,社区和家庭也应该参与到乡土文化的教育中。

  4、乡土文化的创新者。挖掘和培养乡土文化的创新者至关重要,对于那些在乡土文化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创新者和实践者,应给予足够的社会认可和荣誉,以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乡土文化的创新和实践中来。使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。
 

  三、“村晚”展现乡村振兴
 

  1、“四季村晚”。2024年全国“四季村晚”示范展示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罗家坨村冬季“村晚”举办。独具苗族特点的彭水民歌、舞蹈在观众们阵阵热情的掌声中轮番上演,一个个精彩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高声喝彩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,感叹“节目很好看,现场氛围超级好”。

  2、促乡村振兴。起源于浙江丽水一座小山村里的“草根春晚”,历经近40多年传承创新,已经由最初讲述基层百姓自己的故事,成长为全国知名文化品牌,演绎成乡村迎接新春的文化习俗,发展为全国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广模式,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、坚定文化自信的优质载体。

  3、“土味”成特点。经过编导演精心提炼的“村晚”节目单越是原汁原味,越是“土”得掉渣,老百姓看得越尽兴,认可度越高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不仅体现在物质经济上,还有乡亲们的心气神气,要美起来的不仅是村容村貌,更有民风民俗和精神文化,而“村晚”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。
 

  我们公司的文旅策划部将以独特的视角,为您描绘一副引人入胜的画卷:https://zhongguofozushan.com/xydt/1583.html。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