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项目策划公司——两会中看代表如何讲解促文旅融合发展?

文章(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有侵权行为告之删除)来源:万景设计 作者:文旅小编 | 时间:2025-03-07 17:07 热度: 本文有1099个文字,大小约为5KB,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

  报告提出,“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,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。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,提升文物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。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,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”。我公司文旅策划部又能为您做些什么呢?

南阳市,项目策划公司,促文旅融合发展

  一、云南省文山如何促文旅发展?
 

  1、特色发展文山。马忠俊介绍,近年来,文山州正全力打造“世界三七之都”,并利用电影《哪吒2》热度,开展三七品牌文旅推广活动。同时,抓牢种植端、主攻加工端、激活市场端,实现三七产业集群发展,打造“世界三七之都”。接下来,文山将深度挖掘气候、中药材、民族医药等康养资源,完善三七中药材康养旅游产业链,推动“康养+医疗+旅居”融合发展。

  2、促文旅新业态。文山州还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州重点产业高位推动,抓重点、锻长板、扬优势,走出了一条具有文山特色、错位发展的文旅产业新路子,擦亮了“世外桃源·好在文山”品牌。。近年来,文山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提升打造工程,用好用活文山历史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民俗文化、边疆文化,深入挖掘传统节庆,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。

  3、促康养。“康养旅居正是文山旅游的发力方向。当前,文山七都古镇、六郎城村、丘北仙人洞、马关龙树脚等成为旅行热门地和旅居打卡地。”马忠俊说,“我们将努力打造‘旅居云南’文山新样板,深入推动景区提质、业态创新、文旅融合、康养旅居。”2024年,文山还举办了皮划艇、半程马拉松、山地自行车赛等“旅游+”项目,为游客提供了多元体验,以新业态激发了文旅新动能。2024年,文山共接待游客5004.54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花费541.4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7.65%、7.28%。
 

  二、贵州省安顺市推动“小吃出圈”
 

  1、“小吃出圈”。近年来,贵州安顺小吃在短视频平台迅速“出圈”,吸引众多游客踏上寻味美食的安顺旅途。市长尹恒斌表示,安顺正以“小吃出圈”为突破口,推动特色美食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。化身“美食推荐官”的尹恒斌如数家珍,“从600多年屯堡中走出来的烤小肠脆中带糯、军屯传承的松糕粑软糯香甜、夺夺粉酸辣开胃、安顺冰浆糯甜绵密……

  2、通过“小吃”让游客留下来。屯堡妇女手中的松糕粑,沿袭明代军屯的古法技艺,甜糯中沉淀着家国情怀;“夺”出一份生计的夺夺粉,以古法发酵的酸汤汇聚丰富多元的配料,热辣里承载着地域饮食的独特风情;烤小肠与破酥包,则在一代代安顺人的坚守中成为非遗名录里“活着的遗产”。每一道小吃,都是山水与人文碰撞的诗行,是历史与当下对话的人间烟火。

  3、促文旅发展。“‘小吃过街调’不仅是‘味觉记忆’,更是富民产业。我们通过街区提质、集群发展,让小吃摊主从谋生者变成文旅发展的参与者。”谈及特色街区的打造,尹恒斌特别提到安顺古城,当地坚持“修旧如旧”理念,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集历史文化和美食体验于一体的开放式美食“博物馆”。持续深化“小吃+文旅”融合,开展好美食主题游等活动,让美食成为传播城市形象的载体。
 

  三、两会报告中的文化遗产创新融合
 

  1、文化遗产。“提升文物、非遗保护利用和研究水平,能够让广大游客在旅游中体验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,更好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作用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龙珊分享,文化遗产已成为云南旅游的“金招牌”之一。“特别是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让云南的美丽自然风光、深厚文化底蕴、独特民族风情更加璀璨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,也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。”

  2、促乡村振兴。全国人大代表,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卢丹说,近年来,安顺拓展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路径,非遗进景区、非遗文创、非遗研学多点开花,越来越多非遗资源融入旅游空间,丰富了旅游产品,越来越多非遗传承人、本地居民从中受益,大众对非遗的参与感、获得感、认同感显著增强。

  3、文物活化。“春节‘申遗’成功,文物活化、非遗文创、非遗旅游等蓬勃发展,让我深切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。”域上和美集团总裁李元媛说,下一步,集团将通过创意设计、科技赋能和人格化表达,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旅产品,使其成为文化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 

  我们公司的文旅策划部将以独特的视角,为您描绘一副引人入胜的画卷:https://zhongguofozushan.com/xydt/1619.html。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