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小镇策划公司——五一临近,各地旅游活动特色发展

文章(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有侵权行为告之删除)来源:万景设计 作者:文旅小编 | 时间:2025-04-25 17:35 热度: 本文有991个文字,大小约为5KB,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

  芳菲四月花似锦,正是人间好时节。随着我国入境免签“朋友圈”的持续扩大,“China Travel”(中国游)热潮席卷全球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免签政策红利的深度释放下,入境游客的足迹正从传统的一线旅游城市下沉至三、四线城市、特色县级市,乃至群山环抱的美丽乡村,为“山区游”“乡村游”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我公司文旅策划部又能为您做些什么呢?
 

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,小镇策划公司,五一,旅游,特色

  一、入境游客迷上乡村游
 

  1、大数据。来自英国的游客在安徽省安庆市的古戏台前驻足,沉醉于韵味悠长的黄梅戏表演;巴西球迷专程前往贵州省,感受“村超”比赛的热烈氛围;今年第一季度,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.07亿,同比增长8.9%,其中境外游客占比显著提升。外国游客的乡村之旅带动了传统手工艺、民俗文化和地方美食的跨文化传播,也正成为文化交流的新纽带。

  2、乡土美学。从依山就势的村落布局暗合“天人合一”的生态哲学,到春耕秋收的农事活动遵循着二十四节气的古老历法;从宗族礼制维系着乡土社会的情感纽带,到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保留着纯粹的质朴美学。外国游客也能通过晨曦中劳作的农人身影、院落里飘散的炊烟香气、节庆时村民的笑语欢歌,直观感受到这份穿越文化的魅力。

  3、促创新活力。在浙江省丽水市,百年夯土老屋摇身变为设计感十足的先锋书店;在江西省婺源市的古村落,稻谷编织的“大地艺术节”吸引着全球目光;这些创新并非凭空而来,村民会借助直播带货将农产品销往全球、年轻创客会运用数字技术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,乡村的发展活力恰恰源自这种从土地里自然生长的智慧。
 

  二、昭平促茶文旅体融合
 

  1、以茶为媒。昭平茶叶种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茶文化源远流长,茶的种类繁多,各具特色。吴永英介绍,公司通过推出系列茶文化主题活动,将茶园与生态旅游、茶宴美食、民俗体验等融合,为游客呈上视觉与味觉交织的美妙盛宴。

  2、茶园民宿 。昭平县鹊鸣春茶业公司总经理罗述长说,自2024年投入运营以来,通过游客口口相传,鹊鸣春太空舱民宿口碑迅速提升,生意逐渐火了起来。我们持续提升鹊鸣春太空舱、黄姚乐耘休闲庄园等民宿项目,全力推进东滩岭高端民宿、云上黄姚和花六茶园提升建设等项目进度,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民宿业,为全县民宿业注入新活力。

  3、融合赛事。4月12日,2025年贺州狮王公开赛在昭平县黄姚古镇开赛,吸引上海、广东、广西等地19支龙狮队伍参与传统南狮、高桩南狮项目比拼。黄姚古镇把文化展演、黄姚马拉松、特色美食市集、非遗体验等文旅要素巧妙融入赛事活动,推出了跟着赛事去旅行、跟着赛事品美食、跟着赛事看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,促进了产业间的深度交融与协同创新。
 

  三、推动山地旅游发展
 

  1、构建智慧型山地旅游产业生态。如:在旅游管理层面,旅游企业可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,建立山地旅游大数据中心,整合游客行为数据、景区运营数据、生态环境数据与交通物流数据,形成跨系统数据共享与分析平台,打造“一中心多平台”的立体化管理架构。

  2、培育多元化山地旅游产业集群。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,以要素整合与价值重构为路径,赋能山地旅游产业,助力其突破单一观光模式的局限,构建多产业耦合、多业态共生的立体化产业集群。比如:基于山地旅游资源,地方旅游企业可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,构建“旅游+”产业融合体系。

  3、完善协同机制。在此基础上,以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为纲领配套出台土地复合利用、绿色金融支持、新业态准入等专项政策,探索政策集成创新。该产业的发展起点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空间经济层面,而是进阶为融合技术创新、生态保护、文化传承及民生改善等多重价值的载体。
 

  我们公司的文旅策划部将以独特的视角,为您描绘一副引人入胜的画卷:https://zhongguofozushan.com/cjwt_Question/1638.


相关推荐